目前分類:健康新聞 (27)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當心,攝護腺肥大已經侵襲你的生活!

攝護腺肥大的症狀
一、初期:頻尿、排尿曼、尿流細小。
二、中期:急迫性尿失禁、排尿不乾淨、膀胱發炎、夜尿次數增加。
三、末期:阻塞性腎功能障礙、尿毒素增加、慢性腎盂腎炎、尿毒症。

‧茄紅素:
茄紅素是番茄中能產生抗氧化的物質,可以抵抗自由基的傷害並有效降低癌症的發生,尤其是在攝護腺癌的預防上,具有一定的功效。台大醫院泌尿部研究報告指出,每天分別給予十五毫克及三十毫克茄紅素在治療攝護腺肥大與改善排尿障礙症狀上,都有顯著效果。

‧鋅:
心為攝護腺中含量最高的礦物質,若攝護腺發炎,攝護腺液中鋅的含量會降低。特別是在男性生殖系統,能幫助保持精子的數目及活動度。鋅一天所需的建議量約為15毫克,食物中含量較多的有牡蠣、小麥胚芽、啤酒酵母等。

‧硒酵母:
硒是一種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具有抗氧化的能力,美國國家癌症中心也研究發現使用硒可以有效降低攝護腺癌的發生率。

‧漢方草本精華:
五味子、山藥、茯苓皆入腎經,可滋補強壯、收斂固精,可針對攝護腺肥大的症狀有效的改善。

預防攝護腺肥大常生活原則:
一、減少高脂肪的飲食,平時可以多攝取蔬菜、水果或補充維生素。
二、避免含有咖啡因的飲料,如咖啡、濃茶;喝酒與吸煙也要盡量戒除。
三、不要憋尿,憋尿易引起泌尿道發炎,加重攝護腺肥大病情。
四、一般並不需特別禁慾,可保持正常的性生活。
五、不要久坐不動,每天做規律運動。
六、50歲以上男性應定期1年進行1次攝護腺檢查。

tandolo20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蔓越莓就是具有很強的抗氧化作用

Tel Aviv大學的研究人員也初步發現,蔓越莓對形成胃潰瘍的幽門桿菌(H. Pylori)也具有相似的抗黏附的效果,因為蔓越莓中所濃縮的單寧酸成份,可以阻止幽門螺旋桿菌附著於胃壁內側,進而可以預防胃潰瘍的發生。然而蔓越莓所含有的豐富抗氧化物,卻使得其保健應用的層面又更為擴大。此外,蔓越莓又能提供人體如抗生素般的保護能力,而且這種「天然抗生素」不會讓身體產生抗藥性。

蔓越莓所含有的黃酮類化合物,quercetin(懈皮素)與myricetin(楊梅素)能阻止牙菌斑形成並預防蛀牙。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研究小組已經證實蔓越莓萃取物能預防Streptococcus mutans的黏附於牙齒,避免蛀牙。在近期的亞特蘭大American Society for Microbioligy會議上也有相關報告,亦有研究學者也做了蔓越莓對腸道功效的動物實驗。學者認為蔓越莓中的有效成分能破壞病原體的蛋白質接合作用,而達到抗菌的效果。

位於美國麻薩諸塞州的Decas Cranberry Company Inc.已研發出特別針對腸胃保健的蔓越莓複方產品,在其實驗室研究中亦發現蔓越莓複方產品在這方面的功效比單方更加,這對於尋求腸胃保健食品的消費者是一個相當好的新選擇。

tandolo20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真相一:
人吃進的食物經過消化道到排泄大約需要8~12小時,但discovery頻道曾報導,與以前的人相比,現代人的消化速度只有十分之一,過去人類8~12小時就能消化掉的食物,在現代人缺乏纖維素及少吃蔬果的狀況下,竟然需要80~120個鐘頭。你在馬桶上嗯嗯出來的東西,竟然是3天前吃的東西,可見體內的廢物會存在相當久的時間,宿便積貯良久之下,會產生許多毒素,對人體產生危害。

真相二:每天嗯嗯也不夠
不要以為你每天嗯嗯,體內就沒有宿便了!這是絕對錯誤的想法,根據醫學報導,不論胖瘦,每個人體內都有宿便,這些嗯嗯都無聲無息囤積在你的大腸小腸裡。正常人體內有3~6㎏的宿便,肥胖、便秘者體內則有7~11㎏的宿便。女性朋友請想想,妳45kg的曼妙身材中,竟然有6kg的宿便佔去妳的體重,這是何等可怕的事。

宿便的產生三大問題:
1. 宿便會阻礙營養吸收,也壓迫小腸絨毛的活力及彈性。
如果宿便讓腸道不美麗,即使吃了有益健康、有營養價值的食物或基本套餐,養份還是無法真正吸收到,宿便不常排出或有便秘的成員,身體甚至會吸收不到健康食品中五分之一的營養素。你每月消費的健康品可就發揮不了最大的效果了。

2. 宿便脹氣發酵後,會經由血液致病。 
小腸內的宿便,一旦發酵、脹氣後,所產生的化學毒素會污染血液,進而逐漸循環全身,終致造成酸毒症(acidosis),同時會加重肝、腎、皮膚三大排毒器官的負擔。常疲勞、腳底痛、感覺睡不飽的成員,或許成因就是宿便先生造成的哦!

3. 宿便會不知不覺讓身材變形。
即使你體內有滿滿的宿便,你可能也不曾察覺。它會撐大你的小腹,並壓迫內臟,改變腹部及脊椎形狀,更是產生肥胖的重要因素。相信大家常看到四五十多歲的男性朋友小腹撐起,怎麼減也減不下來吧,這類的人,小腸中至少藏有十公斤左右的宿便,真可謂是「宿便男」、「大便爸爸」或是「便便人」!

※如何因應宿便的問題

現代人生活緊張忙碌,普遍都有排便量不足的狀況,甚至有便秘的問題。一般的上班族婦女,一天的排便量可能只有100公克,排便量與每天吃進去的食物,實在不成正比。更何況,有的人工作壓力大,甚至會有二三天拉不出屎,得連續唱著:∼我想嗯∼但是嗯不出來∼等到便便像海∼淹沒我∼∼

纖維素是清洗腸道的最佳營養素,這是很重要的,因為人體有70%的免疫系統都在腸道中抵禦細茵或病毒的攻擊,只要腸道顧好,人體可以避免掉70%患病的機率!自己與家人每天最好也一起執行以下的建議,幫身體排毒兼減肥:
(1)每天步行10000步,需要一步一步算嗎?不用,一天就是散步走一小時路就對了。
(2)早上一起床,請喝500cc的溫開水,每天至少要喝2000cc的開水。
(3)每天一定要吃五到九種蔬果,不同顏色最好。


一週一次的一公斤排毒餐:若無法每天為自己及家人小孩的身體進行排毒,建議可以一週一次,吃一公斤排毒餐。照醫生的說法,週末1公斤宿便排毒餐的原理,是利用大量的纖維質清洗腸道。不需要節食,只是把週五與週六晚上的晚餐,用排毒餐取代,即可達到週日上午痛快掃除宿便的夢想!

週五晚上:250克優酪乳+500克地瓜(蒸熟連皮吃)+蘋果2個
週六晚上:250克優酪乳+500克地瓜(蒸熟連皮吃)
週日早上:請痛快嗯嗯,徹底清除宿便。

tandolo20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資料來源:2009/02/02【自由時報  文/邱健群】(作者為嘉義長庚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

我家的小寶貝夜裡都睡不好,小手總是忙著搓鼻子、揉眼睛、抓耳朵,有時還會抓到生氣大哭,抱起來安撫時

頭還是猛往我的衣服磨蹭,剛開始臉上只是小紅疹,帶著乾乾的脫屑,後來抓痕愈來愈多,都成了小花臉

皮膚粗粗的,隔壁阿嬸都叫他『粗皮仔』……

門診裡,疲倦而焦慮的媽媽一邊述說著小病患的症狀,一邊還抓著小傢伙的兩隻小手,天真的小傢伙在母親的懷裡

還是扭來扭去、磨磨蹭蹭,無庸置疑,這可能是典型的「嬰幼兒異位性體質」

「異位性皮膚炎……?」這位母親看起來更加地困惑了,「異位性體質」俗稱「過敏體質」

對日常生活中某些尋常事物過於敏銳的反應,大至天氣變化冷熱乾燥、小至沐浴衣著,甚至於心情好壞

都可能誘發體內大量的E型免疫球蛋白釋放過度,導致奇癢無比的皮膚炎發作

這種體質跟遺傳有關,大多會隨著時間慢慢改善;簡單來說,小病患的父母在年幼(3個月到3歲大)時

可能也曾經是過敏患者,折騰過自己的爹娘,只是隨著症狀好轉不復記憶

除了等待體質改善(適應環境),還是有些方法可以幫忙。例如剪短指甲、避免產生傷口,改善居家環境

正確的洗澡和肌膚保養方式,哺餵母乳等

灰塵和塵?是常見的過敏原,家中最好讓孩子遠離地毯、窗簾、絨毛玩具、貓狗寵物等

衣物及寢具應為全棉材質,除去與皮膚摩擦的衣物標籤,避免接觸羊毛、尼龍、牛仔布等人造或粗糙纖維

洗澡時間不宜太長,洗澡水微溫約35℃,不要太熱;清潔皮膚選用少量溫和的肥皂(如燕麥的洗劑是很好的選擇之一)

另外,不要過度揉搓,以免洗掉皮膚天然保護脂肪層;沐浴後,在水分未乾前,建議擦上過敏皮膚專用的滋潤保濕劑

以提供乾燥肌膚應有的潤澤;避免使用綿羊油及綿羊乳霜,因為羊毛脂也可能引起過敏

過敏體質的母親懷孕第三期及產後餵奶期間,應避免吃致敏食物,母奶含有豐富的免疫物質

哺餵母乳能降低各種過敏疾病的發生;若母親無法餵食母乳,建議使用低過敏性奶粉

食物中,常見的過敏原除了大家熟知的蝦、蟹、奶、蛋、花生外,研究發現,柑橘和小麥也是名列前茅

哺乳母親和離乳嬰兒應避免辛辣、油炸、燒烤的食物及冰品冷飲;此外住家旁植栽狗牙根(百慕達草)、豬草、油加利

也是常見的花粉過敏原,能避則避之,醫學界也有利用口服「益生菌」以降低過敏嚴重程度的相關研究

根據國內一項臨床試驗結果顯示,病患服用某種乳酸菌一個月後,血清中有較低的IgE和較高的INF-γ濃度

過敏症狀亦獲得顯著的改善,坊間已有含益生菌優酪乳販售,一歲以上皆可飲用(有氣喘者須回溫再喝)

孕婦則以懷孕後期飲用較適當,耐心飲用數個月,能有效改善過敏性疾病

無法由生活獲得改善的小病患,適時的就醫和順從醫囑仍是不二法門

一般門診常用的藥物以外用藥膏為主,根據部位與範圍選擇合適的藥膏,使發炎的病灶達到控制

配合抗組織胺、口服短期類固醇或抗生素,甚至嚴重者需要用照光治療

一般民眾對於類固醇有迷思,害怕一用類固醇會後患無窮,其實類固醇是對抗過敏相當銳利的武器

適時適量的使用能使發炎的病灶受到控制,效果卓著,切忌擅自停藥或增、減藥量

或自行買藥長期亂擦等不當使用,以免產生副作用

一些新的免疫調節藥膏,臨床上也有數年的使用經驗,提供給須長期使用外用藥膏、且不希望依賴類固醇的患者選擇

其他用藥上,有不同的注意事項因人而異,應由醫師針對小病患的個人症狀,適切的診治和建議

最後,也是相當容易被忽略的一點:不論是小病患或照顧的家屬,面對這長期、反覆而惱人的疾病

一定要秉持耐心和毅力,不要給自己和小傢伙太大的壓力,試著把「怎麼沒馬上好」改成「漸漸地好就好」

心得:小baby的皮膚是最敏感的,得時時刻刻注意變化 

tandolo20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資料來源:2008/11/13【聯合新聞網/記者韋麗文/台北報導】

郭小姐剛迎接初為人母的喜悅,卻出現手抖不停的症狀,求醫二年後被確診為「年輕型巴金森氏症」

很快的,病情惡化至會突然像木頭人僵住,她連自己的孩子都抱不住

接受深層腦刺激手術(DBS)後,終於可以享受走路接孩子上下學的平凡幸福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神經精神醫學中心副院長林欣榮指出,巴金森氏症病患通常在60到70歲之間發病

50歲之前的巴金森氏症後群,就屬於早發性巴金森氏症,郭小姐則屬於20多歲就發病的年輕型巴金森氏症

郭小姐當年才26歲,剛生完孩子,在坐月子期間,突然出現餵孩子吃奶時手抖不停,換尿布時動作慢吞吞

被長輩嫌棄怎麼讓孩子的光屁股晾在冬天的冷風中,
才兩年的時間,郭小姐開始感覺到身體僵硬

左手左腳沒力氣,走樓梯時常常踩空,不時跌倒;郭小姐的媽媽說,連幫新生兒洗澡時

郭小姐的手都撐不起孩子的頭頸,
四處求醫後,確認郭小姐是年輕型巴金森氏症病患

但是藥吃了三年多,藥效漸失,郭小姐出現「身體開關現象」,服藥二小時之後,僵硬的身體才能啟動

但是動了半小時,又突然跳電,
郭小姐外出時,突然發生跳電現象,就像木頭人一樣僵在馬路上

還好鄰居見狀,趕緊將她攙扶回來,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郭小姐參加同學會,同學都驚訝郭小姐怎麼變了那麼多,郭小姐回家後拿出結婚照片、發病前的照片,不斷垂淚

後來,郭小姐接受深層腦刺激手術療法,加上低劑量的口服藥物,病情已經逐漸好轉,逐漸恢復正常生活

不僅可以做簡單的家事,還可以走路接送孩子上下課;
病後,不太能用語言表達自己的郭小姐,寫下文字

「我的心情跌落谷底,但現在的我,彷彿就像是場奇蹟,我會珍惜再次擁有的新人生。」

為郭小姐施行手術的林欣榮說,過去巴金森病患總是拖到不能再拖,才會接受DBS手術

對於年輕型巴金森病患而言,當出現雙側僵硬時,就應該考慮積極接受手術治療

根據新英格蘭雜誌研究顯示,使用DBS的病患,一到五年後可減緩75%的顫抖現象,減緩71%的僵直現象

口服藥物量也減少一半,大幅改善生活品質,找回五成失落的生活能力

心得:為什麼是我,通常為罹患疾病的病人第一個心聲,但是我們所能做的是「我們準備好了嗎?」

tandolo20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資料來源:2008/10/31【中央通訊社/記者劉嘉泰】

行政院衛生署最新癌症申報發生統計資料顯示,大腸直腸癌發生率已高居第二位,僅次於第一位的肝癌

花蓮慈濟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糠榮誠今天表示,多運動和食用足量新鮮蔬果可降低罹癌機率

年過五十歲民眾應至少做一次大腸鏡檢查

糠榮誠說,人的一生罹患大腸癌的機率約為百分之五,主要發生在五十歲以上的人

衛生署去年的十大癌症死亡原因統計排名中,大腸直腸癌仍排名第三,僅次於肺癌和肝癌

但據衛生署最新癌症申報發生統計資料顯示,大腸直腸癌發生率已高居第二位,僅次於肝癌

大腸直腸癌幾乎都是由息肉演變而成,糠榮誠表示,如能在初期息肉發現時切除,可降低癌症的發生

且依據文獻報告顯示,透過大腸直腸癌篩檢,約有百分六十的病患可免死於癌症

他建議,年過五十歲的民眾應至少實施一次大腸鏡檢查

癌症的預防工作也很重要,糠榮誠指出,多運動和食用足量的新鮮蔬果可降低罹患癌症的機率

尤其是綠葉蔬菜的抗癌效果更好,例如胡蘿蔔、花椰菜、包心菜、捲心菜等十字花科的蔬菜和青蔥、蒜等

建議:多愛自己的健康等於家庭幸福有保障!!

tandolo20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資料來源:2008/11/01【聯合新聞網/記者林進修/台北報導】

睌上睡不好,或是有睡眠障礙,最好去檢查一下眼睛

眼科醫師臨床觀察發現,晚上睡不好的人,眼睛房水分泌較多,易使眼壓偏高

長久下來罹青光眼的比率也高,若不審慎處理,將活在可能失明的威脅中

睡眠品質和青光眼,看似完全不相干的兩回事

三軍總醫院眼科主任呂大文表示,正常人的房水分泌日夜不同

晚上睡覺時,房水分泌量約只有白天的六成左右,因此眼壓可維持在正常範圍內

有睡眠障礙的人,到了晚上房水分泌量還是和白天一樣,長期下來眼壓偏高,罹患青光眼的機率也高

除了房水因素,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眼科主治醫師何慧君認為,視神經長期缺氧

也是睡眠障礙者併發青光眼比率偏高的另一原因。她解釋,一天24小時裡,睡眠時間約8個小時

一旦睡眠品質不好、氧氣供應不足,全身神經就受損,視網膜是所有神經中最敏感且又沒有代償機制的一個

受損也最立即而直接,
臨床統計有睡眠呼吸中止症候群等睡眠障礙的人,約1%最後證實罹患青光眼

但青光眼患者高達八成出現睡眠障礙;因此,她鼓勵睡眠障礙患者到眼科接受視神經及視野檢查

更提醒已證實罹青光眼的人,回過頭來檢查是否有睡眠障礙

心得:原來失眠不只是失眠而已,小心自己的靈魂之窗

tandolo20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資料來源:2008/10/25【自由時報/記者謝鳳秋/台中報導】

女性下腹部出現不定時疼痛,或悶脹千萬不要忽視,可能「卵巢畸胎瘤」找上門!

台中慈濟醫院婦產科最近診治一名24歲病患,居然忍到畸胎瘤已將近19公分才就醫切除,而影響生殖能力

該名年輕病患長期下腹悶脹,總以為疼痛過去了就好,直到受不了強烈疼痛才就醫

婦產科主任許振興照X光發現,患者的卵巢長了巨大的畸胎瘤,體積佔了腹腔一半

因腫瘤扭曲、組織壞死感染,白血球急速暴增,事態嚴重,緊急開刀摘除

許振興指出,腫瘤接近19公分才就醫是罕見案例,為切除重達1公斤多的腫瘤

而傷害正常的卵巢組職,恐怕會影響未來的生育能力

如果提早發現、治療,腫瘤越小、卵巢即可保留越多正常組織,對受孕能力的影響相對較小

「卵巢畸胎瘤」的形成是因為胚胎發育時期一部份生殖細胞在移行過程中迷途

細胞不明原因衍生分化形成,是年輕婦女常見的良性腫瘤,多發生於20至40歲生育年齡的婦女

轉為惡性病變比率有2%,7分之1病患兩側卵巢都有畸胎瘤,瘤表面光滑,大於5公分以上有扭曲現象

許振興說,畸胎瘤造成長期血流不順、扭曲會發生壞死,若未緊急治療

嚴重的話會變成敗血症引發血栓、腫瘤破裂造成腹膜炎

由於「卵巢畸胎瘤」有鈣化組織或牙齒形狀,易被誤診為輸尿管結石

如該名病患之前就醫,因從X光片可見鈣化點,而被診斷為輸尿管結石

許振興指出,辨別方法是卵巢畸胎瘤鈣化位置與輸尿管不同

且泌尿道結石會伴隨血尿、背部絞痛、解尿困難,不會因為休息而消失

畸胎瘤引發的下腹疼痛則是間歇性,如運動時,腹部會感到強烈疼痛,休息時則不會疼痛

建議:身體有任何不舒服的地方,一定要趕快請醫生檢查!!

tandolo20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資料來源:2008/09/20【聯合新聞網/記者江祥綾/台北報導】

藝人徐曉晰驚傳卵巢罹患腫瘤!徐曉晰在個人部落格上以「活著真好」為題

透露5月初發現右側卵巢長了腫瘤,經過3個月觀察期後,已於11日動手術切除

昨天人在家中休息的徐曉晰說:

「分別是4公分和1公分大小腫瘤,還好是良性的,之前很擔心如果我死了,兒子沒媽媽該怎麼辦?」

徐曉晰得知卵巢有腫瘤,看了許多醫師,有醫師建議應該馬上開刀,也有醫師認為開刀有風險,應該再觀察

八月從溫哥華返台後,她才決定做腹腔鏡手術取出腫瘤進行化驗

住院前她對兒子說:「馬麻肚子有點痛痛的,要去醫院住幾天。」

從震驚、擔心害怕到如釋重負,幾個月的煎熬過去後

徐曉晰有感而發說:「早期發現才能早期治療,所以也要建議所有人定期去檢查。」

出院後,徐曉晰立刻緊緊擁抱寶貝兒子,當下體悟到「活著真好」

心得:失去才會懂得珍惜,健康是無價的!!!

tandolo20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種罕見的新種乳癌於十一月被發現,一名女士的乳房如同哺乳中的婦人般起了濕疹

她的乳房X光攝影片並沒有顯示出任何代表硬塊的陰影,因此醫師只開了一般的抗生素以避免進一步的細菌感染

上了兩次醫院後病情卻持續惡化,醫師於是再度請她去照乳房 X光攝影,這回陰影出現了

切片檢查後,發現了急速複製中的惡性腫瘤細胞;為了減緩細胞複製,先是化療,接下來乳房切除

然後又是一整個療程的化療以及放射線治療。九個月的密集治療之後,醫師們保證她恢復健康了!
 

之後整整一年的時間,她過著最充實的生活,然而這批頑強的癌細胞竟轉移到肝臟!

四個療程之後她決定捨棄有著續多副作用的化療,找回生活品質。她詳細的計畫最後五個月所有的生活細節

最後的幾天在嗎啡的麻醉效果下,安祥的走了。她死前留下了這封訊息,希望轉達給所有的女性朋友們!

女士們!請隨時注意身體細微的變化,並且有任何不正常的情形時,請儘早尋求醫療協助! 

---------------------------------------------------------------------------------------------------

乳房外柏哲氏病:

這是一種罕見的癌前病變,以濕疹型態發生於乳頭及乳暈上;濕疹後來會形成一片邊緣有硬皮的傷口

我不曾懷疑這可能是癌症,但癌症找到了我,我的乳房並沒有任何異狀

我看醫師唯一的理由是因為這偶爾會發癢、疼痛,十分惱人又醜陋的濕疹

家庭醫師開給我的任何乳膏都無法除去它,皮膚科醫師先前給我的眼周皮膚病藥物也無法治好它

讓似乎讓人感到不安,但無法使我聯想到癌症的到來

我懷疑許多的女性朋友們都不知道乳暈及乳頭上的濕疹可能象徵乳癌

我一開始的症狀僅是乳頭上冒出一個小痘子,柏哲氏病之所以可怕的理由之一

就是因為:乳頭上那似乎無害的細菌感染或是發炎,卻在延誤就醫後一發不可收拾

有哪些症狀呢?

1. 乳頭有持續的紅腫、不明分泌物以及導致搔癢及灼熱感的硬皮剝落。(我一開始的時候除了一邊乳房有硬皮剝落外,沒有其他症狀 )
2. 乳頭上有無法癒合的傷口。( 我當初的傷口分布在乳暈,乳頭中央並且有白色濃稠分泌物 )
3. 通常只有一邊乳房被感染。這怎麼判斷呢?您的醫師會在觸壓檢查以後,建議您立刻做兩個乳房的X光攝影。因為正常皮膚炎的症狀為紅腫、硬皮剝落以及不明分泌物,所以醫師只有在症狀僅產生於單一乳房時,才會懷疑癌症的可能性。屆時進行發炎部位的病理切片,就能找出病因。

請嚴肅的看待這封信,並且盡你所能的轉寄給親朋好友;它可能拯救許多人的生命。

我的乳癌在無數化療、 28個療程的放射線物理治療以及持續服用抗雌激素後,依舊轉移到骨隨

如果能早點診斷出乳癌,說不定就不會發生這種事情了…..

致所有的讀者:

女性同胞不知道柏哲氏病是非常讓人難過的消息,幫助四周所有的女人

請將此訊息轉發給周圍的人,使其他人知道這潛在的危險

如果方便的話,拜託您務必將此信轉發給所有你所知道的人,尤其是您的家人及朋友

一個小麻煩可能拯救一個生命

心得:預防勝於治療,但是世事難料,一但有狀況是自己無法掌握的,應立即就醫!!
 

tandolo20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資料來源:2008/09/11【自由時報記者洪素卿/綜合報導】

適度運動可以鍛鍊心肺機能,已經是眾所周知的常識,一項最新的研究報告則指出,運動除了健身,還可以健腦

認知功能提升 效果可維持一年

該項研究發現,對於一些已經有輕度記憶問題,但卻還算不上是老年失智症的老年民眾

每週快走三次、每次五十分鐘,持續半年後,具有提升認知功能的效果且效果至少可以維持一年

該研究刊載於美國醫學學會期刊(JAMA,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被認為是第一篇證實居家溫和運動就可以改善成人認知功能的研究

林口長庚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徐文俊指出,輕度認知障礙不是病

一般來說,出現輕度認知障礙的人,每年約有十五%會真的變成失智症;但也有兩成輕度認知障礙者可以回歸正常

由澳洲墨爾本大學的羅登史拉傑醫師所領導的研究團隊,針對一百三十八位五十歲以上、自覺有記憶問題

但尚未達到失智症標準的成人進行研究,
研究人員將參與者隨機分組

分成進行二十四週居家運動計畫的運動組以及非運動組,研究團隊要求運動組的成員每週至少適度運動一百五十分鐘

每次運動五十分鐘,一週三次;走路是最常被建議的一種活動

運動組參與者每週比非運動組多運動了一百四十二分鐘以上,約莫每天多運動超過二十分鐘

運動組參與者每週約比非運動組參與者多走九千步

結果顯示,運動組的受試者「阿茲海默氏症」認知評估量表測量分數在運動二十四週後提高,而非運動組則下降

兩者差了1.3分。運動組參與者在認知測試的分數較高,且在一段時間之後,較能確實地記住一連串的字

羅登史拉傑教授認為,這項試驗證實,運動對高風險成人具有提高認知功能的效果

目前藥物對於MCI(輕度認知障礙)並沒有明顯效果,規律運動同時還具有預防憂鬱症預防跌倒

以及提高心血管功能等作用

醫師徐文俊表示,出現輕度認知障礙的民眾,最重要的是找到成因對症治療

目前已知,包括焦慮、憂鬱或是腦血管等問題,都可能導致輕度認知障礙

若是找不出特定成因,則要遠離失智症的危險因子包括高血壓、糖尿病、抽菸等

心得:還是趁年輕時把身體給保養好,多運動,骨本存多一點

tandolo20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資料來源:2008/09/11 【中央社記者黃國芳】

署立嘉義醫院近來時常接到半夜掛急診的小朋友,症狀都是肚子痛、拉肚子

有的家長還買止瀉藥讓小朋友服用,但檢查後卻發覺,肚子痛原因是大便解不出來

硬的糞便刺激腸子所造成,止瀉藥更加重病情

醫師吳姿瑢呼籲家長,小朋友拉肚子,不一定是腸胃炎,一定要到醫院就診

嘉義醫院小兒科醫師吳姿瑢表示,日前有一位幼稚園小朋友半夜肚子痛拉糞水

家長以為是腸胃炎,到藥局買止瀉藥讓小朋友服用,反而加重小朋友病情

後來送到嘉義醫院掛急診,照X光片後,才發覺是滿腹大便,積在肚子排不出來,經通便後症狀才好轉

吳姿瑢指出,便秘的小朋友無法清楚表達自己的病情,如果是肚子大便積太多,反而會刺激腸子,一直拉糞水

腸內的糞便就愈來愈硬,愈造成肚子疼痛,家長一定要帶小孩就醫,而不是當成拉肚子,隨便買個藥給小朋友吃

嘉義醫院營養師洪于娟說,均衡的飲食才能排便順暢保健康,大人小孩都一樣,小孩如果便秘

建議每天喝兩百四十CC的優酪乳,午餐、晚餐都要吃半碟的青菜,加上水份攝取要充足,就能改善便秘情形

吳姿瑢強調,家長平時就要強迫小朋友吃蔬果,精緻的飲食、速食文化,反而傷腸胃

心得:

我家的勇伯之前也是這樣,蔬果類比較少吃,結果肚子痛到不行

醫生說肚肚都是大便,趕緊灌腸,噗通之後

黃金寶寶都拉出來了,下次不吃蔬果就得先警告

不想肚子痛痛,多吃點蔬菜跟水果吧

tandolo20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2008/08/16  許金川(台大醫學院內科教授)】

門診來了一個老友,滿臉憂愁。

「在新光…體檢…..」

「新光…『三越』?」見他無笑容,我開了他玩笑。

「不是『三月』,是六月!」想不到他反應更快,反將我一軍。

「今年六月初在新光做體檢發現肝臟長了一個2公分腫瘤」
事實上,他的心情是沈重的,也聽不出我在開他玩笑

體檢發現肝臟長了腫瘤,著實讓他嚇了一跳
因為身邊的親朋好友有多人也是平常看起來好好的
突然間發現肝腫瘤,沒有多久就走了

他以為也是得了絕症,跑去求秘方吃了近兩個月的中草藥
昨日再去做超音波檢查,腫瘤又長大了0.5公分,才趕快來求診

這位好友身強體健,事業很成功,我翻了翻他的病歷
兩年前曾經來院做過一次全身體檢,超音波檢查肝臟是正常的
沒有B型肝炎有抗體,也沒有C型肝炎,怎麼會突然肝臟冒出腫瘤來?

肝臟沒有神經,因此肝臟長了東西通常是不痛不癢的,無知無覺的
沒有B型及C型肝炎,肝臟長了東西,到底是什麼東西呢?
兩年前沒有,兩年後腫瘤變成2公分,隔不到兩個月又大了0.5公分
生長的速度不算慢,因此大概是惡性的

肝臟內的腫瘤有良性的及惡性的,良性的有水泡及血管瘤
前者通常超音波一看及知,診斷上沒有什麼困難
倒是血管瘤常與肝癌混淆,但血管瘤長的速度通常很慢
長得快的腫瘤一般都是惡性的

肝臟內惡性的腫瘤最多的是常聽到的肝癌,就是肝細胞長出的癌症
另一種是肝臟內的膽管細胞長出的癌症,稱為膽管細胞癌,但較為少見

這位好友有了B型肝炎抗體也沒C肝,長肝癌的機會當然少多了
但仍然是有可能的,因為他的抗體不是打疫苗產生的,是自然感染產生的
血液內雖然沒有B肝抗原,但肝臟內部仍有病毒DNA存在,因此仍有機會長肝癌的

我看了他的超音波片子,發現他的肝癌長在接近肝表面處,肝也沒硬化
「還好,發現得早,位置也長得不錯,開刀切除或局部治療都可以。」
我抬起頭來安慰他幾句,他緊繃的臉才勉強擠出一絲絲的笑容

心得:
Dear朋友們,若我們換作是新聞中的患者
你留給家人是醫療負擔,還是家人一點都不用擔心呢?
當事業小有成就,擁有幸福的家庭
是經不起一絲絲的打擊
尤其是突如其來的病變
你,提早準備了嗎?
還是等事後才要補救呢
你現在所做的決定將決定自己的未來
是福是禍躲不過,但是可以預防

tandolo20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肢體莫名麻、癢、痛、感覺沉重,或是有類似被螞蟻咬到刺痛感覺時
可能與脊椎髓內長腫瘤有關,輕忽症狀或胡亂推拿,可能終身癱瘓

42歲單親媽媽劉小姐,就因為頸椎第六節脊髓內腫瘤壓迫神經
一覺醒來左側身體突然麻痺,1個月後變成不能走路、無法控制排便
所幸治療後免於終身癱瘓

劉小姐說,就醫初期不少醫師都告訴她無法手術,以後只能過著頭能動
但頭部以下全部癱瘓的生活。不甘心餘生如此,她硬是要求醫生開刀
後頸留下長長的疤痕,還是拿腫瘤沒辦法。後來改採電腦刀放射治療
現在雖然全身仍有麻麻的感覺,但能走路,也能正常工作照顧小孩

台北市立萬芳醫院神經外科主任林家瑋表示:
脊椎髓內腫瘤好發比率占神經腫瘤的2%,好發年齡層在20到50歲之間
男性多於女性。椎髓內神經掌管四肢及軀幹的運動神經、感覺神經、腸胃蠕動、
排汗及排便功能等神經功能調控,若因腫瘤壓迫,神經便會腫脹
造成腫瘤發生部位以下的肢體出現異樣感覺

林家瑋指出,發作初期異狀包括酸、麻、癢、痛、肢體感覺沉重、
被螞蟻叮咬的刺痛感、冰冷或燒灼感、緊繃及台語俗稱「鐵腿」等運動神經障礙
再來則是手無力抬舉、無法控制排便,不及時治療便會變成不可逆永久肢體癱瘓

有些發病慢的患者,初期可能沒看醫生就直接尋求中草藥及推拿等民俗療法
萬一因不當推拿有可能壓迫腫瘤提早癱瘓,提醒民眾,肢體有異狀時要提高警覺

治療上,林家瑋指出,傳統多以外科手術及放療或兩者合併為主
但手術難度及風險都很高,以好發率最高的第二度患者為例
70%以上的患者會在手術後無法回復原有功能,即使完全摘除腫瘤
5年內復發機率仍達20-30%

若用電腦刀進行放射手術,則可精準將腫瘤所需劑量的放射線定位在腫瘤範圍
對周邊神經傷害小,目前治療過12位患者,追蹤3年期間復發率小於10%
不過,電腦刀目前健保未給付

tandolo20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享受魚水之歡後,別忽略奇怪的下背痛
卅二歲男子與太太行房後,下背疼痛難忍,推拿無效後掛急診
診斷發現竟是腹主動脈剝離,有性命之憂
醫師提醒,中年、有高血壓病史是主動脈剝離高危險群,要特別注意

三軍總醫院日前接獲這名做愛後併發主動脈剝離病例
男子前一晚與太太行房,欲達高潮之際,突然感覺一陣「像裂開一般」的疼痛
本來以為是性事太過勞累,可能閃到腰,但隔天起床仍不見緩解
他到診所推拿,疼痛卻一路延伸到肩胛骨,趕緊到三總掛急診

三總為男子做電腦斷層檢查,一看之下,發現他竟是逆行性的腹主動脈剝離
立即安排他住進加護病房,住了五天才好轉
三總急診醫學部總醫師徐克強說,主動脈剝離的典型症狀是從胸口劇痛
有如刀割般強烈,然後再延伸到下背與上腹部
也有人從下背、上腹開始痛,稱為逆行性剝離

徐克強說,如果是發生在靠近心臟部位的主動脈剝離,患者有立即生命危險
甚至可能猝死,必須馬上手術,若主動脈剝離位置靠近腹部,危險性較低
可以先控制血壓再處理,但每延遲一小時,死亡機率增加百分之一
主動脈剝離好發中年,有高血壓病史男性,雖然病例沒有高血壓病史
但有抽菸習慣,是高血壓的潛在危險族群

徐克強也說,主動脈剝離和身體活動和情緒壓力有關
當性交激烈時,的確可能誘發主動脈剝離
過去文獻也有性交引起脊椎動脈剝離、冠狀動脈剝離與腦部動脈瘤破裂等案例

做愛也會讓人血壓飆

高徐克強說,高血壓病患行房時血壓可能升高百分之五十五
有人收縮壓值高到二、三十幾,享受性愛
高血壓患者也要特別注意,別激烈過頭

建議:生命還是最重要地

tandolo20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患有胃酸逆流的人
有高達50%以上的人都曾經歷晚上失眠
睡眠品質不佳的困擾
醫師指出,這是因為平躺時
食物停留在胃部的引力消失
使食物逆流到食道所致
不過只要少量多餐
謹守睡前不吃大餐
以及睡覺時將肩膀與頭部抬高一點
並穿著寬鬆衣物入睡
便可減少胃酸逆流的現象
不過醫師也提醒
如果狀況仍未改善
就應該盡快就醫
以免延誤病情

資料來源:HAVO健康雜誌

tandolo20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定期做好抹片檢查
是預防子宮頸癌的有效措施
但你知道最好的檢查時間是何時嗎?
醫師指出,做抹片最好的時間
是在女性月經來潮後10~20天
而女性在開始有性經驗後三年
就應每年做一次婦科及子宮頸抹片檢查
30歲以上女性若連續三年抹片檢查結果都呈陰性反應
則可改為每二至三年檢查一次

資料來源:HAVO健康雜誌

tandolo20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甜食吃太多除了會轉變成脂肪外
更可能誘發氣喘
國外一項動物研究發現
吃糖水的老鼠
呼吸道發炎比率是喝水老鼠的兩倍
吃過多的糖可能會誘發呼吸道系統對過敏發炎的免疫反應
造成呼吸道狹窄並產生黏液,導致氣喘發生
因此專家建議小孩子最好少吃糖
以減少引發氣喘機率發生
但也不是所有的糖都不好
像一些乳糖、寡糖可促進體內產生益生菌
反而能保護氣管

資料來源:HAVO健康雜誌

tandolo20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近來關於吃水果時機的討論紛亂
一說飯前吃水果營養吸收較好且能飽足食慾
另一說則認為應按照傳統「先飯後果」,才能有助消化
看到這裡,水果下口前,您迷惑了嗎?

 

書田診所家醫科主任何一成解答說:
水果還是飯後吃較好,雖然進入腸道後水果營養吸收會減少20%至25%
但可避免空腹吃較酸的水果傷胃
再者,正餐與水果若能限量節制,也不會有「吃太飽」的問題

 

柿子、番茄,及檸檬(汁)等較酸的水果,不宜飯前空腹吃
柿子、番茄含單寧酸,與胃酸交互作用會變成硬塊
而柳丁、草莓、鳳梨、等水果較酸,飯前空腹下肚,對胃並不友善

鄉親阿,下次吃水果時,要注意喔!!

資料來源:中時電子報
時間:2008/05/13 04:33

tandolo20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根據衛生署統計,自民國84年起
大腸直腸癌成為臺灣地區主要癌症死亡原因的第三名,僅次於肝癌及肺癌
民國94年,則有4,111人死於大腸直腸癌
在臺灣,大腸直腸癌的研究已近成熟,飆高的死亡率也逐漸引起國人的注意
文件研究顯示,飲食習慣的改變被認為是直接的元兇
然而不僅飲食因素,其發生也與潰瘍性大腸炎、大腸瘜肉及家族性有關係

大腸直腸癌的診斷主要根據病史及大便潛血檢查及血色素的測定、肛門指診、
直腸鏡檢、大腸X光鋇劑檢查與大腸鏡檢,手術治療是大腸直腸癌唯一根治的療法
診斷後要盡早切除,而其他輔助療法有放射治療、化學藥物治療及免疫療法等
如何預防大腸直腸癌,遵從下列建議是必要的:

1.多吃蔬菜及含纖維素之食物,少吃動物性脂肪(尤其是牛肉)、高膽固醇、
油炸食物等,啤酒也不要喝太多。另外,也應攝取足夠之維生素A、D、E、C
及礦物質鈣、硒等元素;硒元素之來源包括小麥胚芽、大蒜、麩糠、鮪魚、
洋蔥、蕃茄、甘藍菜等

2.養成每天排便之習慣,以減少致癌物質在腸內存留之時間。

3.多數的大腸癌是由大腸瘜肉轉變來的:
如果能早期摘除這類具有癌變潛力的瘜肉的話,就能預防繼發的大腸癌

在臺灣,雖然醫療觀念已逐漸開放,大腸直腸的檢查方式也很簡易且進步
可惜仍然常常可見延誤的病例,例如將直腸癌當做痔瘡、大腸癌當成腸胃炎
而未能及時找專業醫師做適當的診斷與治療
在此提醒四十歲以上的人,尤其是已經出現症狀或屬於高危險群的人
接受大腸X光鋇劑檢查或大腸鏡檢是有必要的

心得:
看到這篇報導,於我心有戚戚焉
很多案例都是延誤救診所發生的
我親戚也是如此
以為只是胃腸問題
耽擱黃金就診時間
導致惡化變成大腸癌
所以鄉親阿
有不舒服的地方
趕緊去大醫院檢查
花小錢換得心安
健康是無價的
Do you know?

tandolo20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