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你是多久以前買的、還是買很多
一定有需要做調整的地方,屢試不爽
千萬不可自認為有買了,什麼都有賠
這必然是假象
想想看,小時後購買的衣服
長大後還能穿嗎??
同理可證,保單也是一樣
不同階段需要做不同的調整
要適時作調整,否則以前的保費是冤旺的

其實這跟六分鐘護一生一樣
用少許的時間診斷出毛病來
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讓自己及家人都安心
畢竟只有健康才是無價的
無法被取代
你(妳)已經保單健診了嗎???

tandolo20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6月是驪歌響起的季節,對於即將踏入職場的社會新鮮人來說
除了尋找適合的工作機會,如何避免薪水被通膨一點一滴侵蝕掉,更不容忽視
社會新鮮人,可以透過投資型保單做定期定額投資,為自己規劃人生第一桶金

初出社會的年輕人,隨時可能因轉換工作、待業或繼續進修而離職
使得收入不穩定或中斷,定期定額投資可避免社會新鮮人
因為不善理財成了月光族,而透過投資型保單定期定額投資更可享有4大好處
包括保額及保費可隨時調整、可搭配「內扣式」附約省保費
保費緩繳保障不中斷、投資基金門檻較低

投資型保單的保費主要分為目標保費及增額保費兩個部分
目標保費是定期定額繳交的保費,可達到分散風險效果
增額保費則是透過單筆投入的方式加速保單帳戶價值的累積
保額隨時可以增減,保費也可視需要隨時調整
例如剛出社會時保額可先規劃為100萬元
等到面對不同人生階段的需求或是收入增加,可選擇調高保額到200萬或300萬
同時當預期未來投資市場績效看好時,還可申請交付增額保費
提高保單帳戶價值,以追求最佳投資報酬

此外,一般來說投資型商品搭配附約
依照費用的收取方式可區分為「內扣式」與「外加式」兩種
所謂的「內扣式」就是投資型商品附加的附約保費,直接從保單帳戶價值內扣除
對保戶而言,最大的好處就是不用額外繳交附約保費
即使一時因為經濟窘迫等原因暫時中斷繳費
只要投資型保單帳戶餘額足夠支付下期保費,也不會造成附約的保障中斷

由於通常投資型商品收取的保單附加費用,在投入保單帳戶前已扣除
因此「內扣式」附約所收取的保費為保險成本,不另收取附加費用
等於比「外加式」所收取的保費還要少,保戶只需付出較低的成本
一樣可擁有完善的附約保障內容

不僅如此,一般投資型商品本都有「保費緩繳」的功能
即使一時因為經濟窘迫等原因暫時中斷繳費
只要投資型保單帳戶餘額足夠支付下期保險成本及保單維持費用
也不會造成保障中斷,相當適合收入不多,或資金狀況不穩的年輕族群

至於投資型保單雖然與購買基金一樣,都可連結投資標的
其差別就在於,一般購買基金都設有較高門檻,也就是可能要每月花上3000元
甚至5000元才能買到一支基金,這對於預算不高的社會新鮮人來說
等於是只能選擇單一的投資標的,不容易達到分散投資的效果
但購買投資型保單卻可連結更多檔基金,除可達到分散投資風險
在資金管理上也更具彈性

不過,提醒社會新鮮人,在選擇投資型保單的投資標的時
不應只考量可連結的基金數量,重點在於連結的基金屬性
也就是要重質而不重量,畢竟投資標的不夠多元,或是表現不穩定
就算連結基金數量再多,也無法提供穩定且良好的投資報酬率
建議可以觀察保險公司提供的投資標的,是否完整與多元
及投資績效是否穩健作為購買時的考量,依個人投資風險屬性選擇適合理財目標

當然最重要的是,在投保前還是要先了解自己需要多少保障
有多少能力支付保費及了解自己對風險的承受度有多高
才能做好完善的保險規劃,買到真正適合自己的保單

tandolo20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次對象換成是國中同學
從畢業到現在已經有12年的歷史
昨天半數以上就真的12年不見
快跟典藏威士忌一樣久
真是恐怖的啦
不過話說回來,友誼跟酒一樣
愈放愈香喔
許久不見的同學,在經過寒喧之後
花匣子一開,居然無法停止...
笑聲在範圍200公尺內一清二楚
尤其是兩個單身小姑
彷彿同學會只有兩人而已
倒是兩人還滿自high的耶

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
在過程當中,像是回到國中時代一樣
那樣天真無邪...
待續...

tandolo20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林太太最近很傷腦筋,因為民生物價通通喊漲
光靠先生一份薪水養家,實在有些吃力
她聽說連健保費都再漲價,忍不住搖搖頭,心想等老二明年上小學後
自己得趕緊重返職場,以降低經濟壓力

事實上,健保相關的權益縮水已不是頭一遭,健保局的虧損黑洞年年擴大
只好努力開源或節流,以降低虧損,今年8月1日的健保費調漲
主要是因應7月1日的勞工基本薪資調整(最低月薪從15,840元調漲至17,280元)
健保局搭上順風車,跟著調漲保費,約有1,230萬人受到影響
民眾自付保險費的調漲金額從15元至55元不等


每個人繳交健保費的多寡,是依照所投保金額而定
參考的依據便是每月投保薪資;這一次的健保調漲行動
受影響最大的分別是上班族月投保薪資在17,280元以下者
軍公教人員、參加職業工會的人(如計程車司機、農漁業工作者)
與第六類人口(如無固定職業工作者)

漲幅雖不高  低受薪階級影響最大

這些族群除了軍公教人員外,多是經濟能力相對弱勢的族群
因此健保局的做法也讓人質疑,是否讓經濟能力偏低的民眾生活負擔更吃重
那麼,民眾可因此拒繳健保費嗎?
答案是:「不行!」因為健保屬於強制性社會保險,全民皆有繳納的義務
但有3個撇步可降低保費負擔

【撇步1】依附眷屬掛在夫妻薪資較低一方

對於雙薪家庭來說,夫妻均投保勞保與健保
既然健保費的參考依據是每月投保薪資
投保薪資愈高,換算的健保費就愈高,而加保的眷屬健保費也愈高

因此,眷屬應該是轉移至薪資較低的那一方加保,才能降低全家的健保總繳費用
值得提醒的是,薪資高並不一定代表「投保薪資」高
例如業務、專櫃人員等工作,通常是底薪加上獎金,有可能薪資高,但底薪低
因此夫妻雙方可以先搞清楚或向人事單位問清楚自己的「每月投保薪資」
再決定子女與父母等眷屬要加掛在哪一方

【撇步2】眷屬第4 人起免健保費

如果你屬於上有高堂、下有子女要奉養的夾心族
就可以考慮將父母與子女的健保以眷屬身分全部掛在一個人的名下

《輕鬆搞懂健保勞保汽機車強制保險》一書的作者黃文平表示:
同一人的依附眷屬若超過3人,第4人起就免付健保費
但健保依附眷屬有直系血親的身分限制
公婆或岳父母無法加掛在女婿或是媳婦名下

【撇步3】出國半年以上可申請停繳健保費

如果出國念書或是就業,一年內的累計時間達半年以上
就可以申請暫時停繳健保費
但相對的,出國期間若因病或意外在國外就醫所衍生出來的費用
回國也不能向健保局申請醫療支出補助
停繳期間若在國內醫療院所就醫,也無法以健保身分就醫

另外,以下整理幾個常見的健保迷思,釐清似是而非的觀念
或許還有機會幫自己省下一些健保費

【迷思1】子女暑期打工健保費由雇主負擔?

在學的學生若無職業,應是依附有工作的父母,以眷屬身分投保
但若子女於暑假期間打工,有些父母認為雇主應該幫子女投保健保
事實上,打工須超過3個月,雇主才有幫工讀生投保健保的義務
如果只是短期工讀,父母還是要負擔子女的健保費

【迷思2】無業父母加掛子女名下投保最划算?

父母以眷屬身分將健保加掛在子女名下,看起來理所當然
但對於本身是退休人員、子女月投保薪資超過50,600元
且子女名下眷屬人數低於4人以下者,就不是個聰明的做法了

因為只要是退休人員,自己就可以用「第六類人口」身分向鄉鎮公所投保
每月固定繳健保費659元,若子女薪資超過50,600元
換算下來的每月健保費就會超過691元,比自行投保更不划算
相對的,如果你子女薪資在50,600元以下,健保費就會比父母自行投保划算

【迷思3】無業時免繳健保費?

除非是非自願性失業,例如被資遣或裁員,且領勞保失業給付期間
本人與附加眷屬即可免繳健保費,但以不超過6個月為限
但若是一般性失業或找不到工作期間
還是要以第六類人口身分繳納每月659元的健保費,直到找到工作為止

【迷思4】失業子女能一直依附父母名下投保?

有些年輕人從學校畢業或是男性退役後,暫時找不到工作
短期間內還可以依附在父母名下投保健保,但只要無業期間超過1年以上
就得自己以第六類人口身分向鄉鎮公所投保

【迷思5】海外就醫無法享受健保好處?

如果在海外就醫,結束就醫的那一天起算6個月內,可以向健保局申請健保給付
但民眾要備齊醫療收據正本,若住院則要索取就醫診斷證明書,回國才能申請
健保局則會依照情況核發,但不一定會全額補助

建議:看完趕緊為荷包作戰喔,省小錢累積成大錢!!

tandolo20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俗話說:「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
風險無所不在,因此如何聰明買對保單
善用最有限的經濟預算買到最划算且周全的保障
事前做足功課將避免導致後續權益相關的重要事項被忽略
小弟將以簡潔明瞭的敘述,讓您逐步正確了解保單
進而買對保障終身的實用保單

一、買保險,愈早愈好
同一種保險商品的保費高低,取決於保戶的年齡、性別、職業和健康狀況等
其中年齡的影響力相對顯著,愈早投保,保費負擔相對愈輕

二、定期檢視保單,保障不過期
不少人買了保險之後,就把保單丟在一旁,以為有保險,萬事OK
這是錯誤觀念,因為保單的設計可以靈活搭配人生不同階段的需求
就連換工作也可向保險公司申請異動,更改職業類別,有利於調降保費

三、保費支出占年收入10%
保費支出比例一般常以月薪當基準一年的保費就以月薪多少來抓
例如月薪四萬元,年保費大約四萬元
如果第一次買保險,應該以保障型保險為主
預算購的話,建議都買終身險,搭配壽險、健康險以及傷害險三大主要險種
如果預算並不充裕,建議以定期險為主,保費比較便宜
決定預算也要思考保障額度,保護傘需要家庭年收入乘上10倍

tandolo20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開店就是要賺錢,一開始賺錢不算厲害
永遠都賺錢的話,這就難上加難囉
昨天是丹比營業最後一天
相信老顧客仍然依依不捨
當出氣勢盛旺的連鎖店
如今卻要關門大吉
這其中有太多因素摻雜在裡面
如果是自己辛苦經營的店要關起來
這種滋味比失業還難受
不光只是自己,還有很多家庭會受影響
一堆人嗷嗷待哺
做生意真不簡單的

tandolo20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享受魚水之歡後,別忽略奇怪的下背痛
卅二歲男子與太太行房後,下背疼痛難忍,推拿無效後掛急診
診斷發現竟是腹主動脈剝離,有性命之憂
醫師提醒,中年、有高血壓病史是主動脈剝離高危險群,要特別注意

三軍總醫院日前接獲這名做愛後併發主動脈剝離病例
男子前一晚與太太行房,欲達高潮之際,突然感覺一陣「像裂開一般」的疼痛
本來以為是性事太過勞累,可能閃到腰,但隔天起床仍不見緩解
他到診所推拿,疼痛卻一路延伸到肩胛骨,趕緊到三總掛急診

三總為男子做電腦斷層檢查,一看之下,發現他竟是逆行性的腹主動脈剝離
立即安排他住進加護病房,住了五天才好轉
三總急診醫學部總醫師徐克強說,主動脈剝離的典型症狀是從胸口劇痛
有如刀割般強烈,然後再延伸到下背與上腹部
也有人從下背、上腹開始痛,稱為逆行性剝離

徐克強說,如果是發生在靠近心臟部位的主動脈剝離,患者有立即生命危險
甚至可能猝死,必須馬上手術,若主動脈剝離位置靠近腹部,危險性較低
可以先控制血壓再處理,但每延遲一小時,死亡機率增加百分之一
主動脈剝離好發中年,有高血壓病史男性,雖然病例沒有高血壓病史
但有抽菸習慣,是高血壓的潛在危險族群

徐克強也說,主動脈剝離和身體活動和情緒壓力有關
當性交激烈時,的確可能誘發主動脈剝離
過去文獻也有性交引起脊椎動脈剝離、冠狀動脈剝離與腦部動脈瘤破裂等案例

做愛也會讓人血壓飆

高徐克強說,高血壓病患行房時血壓可能升高百分之五十五
有人收縮壓值高到二、三十幾,享受性愛
高血壓患者也要特別注意,別激烈過頭

建議:生命還是最重要地

tandolo20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生第一次申請理賠,感覺真奇妙
以前講給人家聽的都是別人的案例
有時候會覺得有點心虛
因為不是自己去辦理申請的
不知道其中的狀況
然而這次不一樣囉,自己當活見證
可以理直氣壯說:真的有賠喔!!哈...

其實過程是很痛的,被中醫師推得哇哇叫
許久沒有運動受傷,一推拿就只能說"痛"阿
半個月去治療八次,其實應該去多次一點才對
理賠金才會多一點
親愛的朋友們,你買的保險可以申請理賠嗎??
要試著去問壽險顧問喔,不要忽略自身權益

tandolo20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生有二個帳戶一定要開
一、醫療帳戶
        因疾病&意外隨時會侵襲我們
二、退休帳戶
        因醫療不斷進步,人的壽命一直延長

若只有退休帳戶:
以後可能生病沒理賠,只好拿退休金來治病
病好了,錢也花光了

若只有醫療帳戶:
沒生病的買一大堆保險,也不能過日子

tandolo20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昨天下午李臭寶說
不如換到主臥室去睡吧
於是狗跟豬就開始忙碌
把常穿的衣服通通塞到主臥室的衣櫃
冬天的衣服堆到客房的衣櫃
床墊也是搬過去主臥室...還真重耶
然而把床墊拿起來之後
看到床底下,我的媽呀
真是有夠髒的髒
馬上拿起拖把一直拖地
既然都拖地,索性地把整個家都拖過一遍
乾淨的感覺真好
為什麼突然換房間呢???
其實是客房的窗簾換掉了
無法收放自如
只好放棄陣地,換地方睡
我們家算是東曬
因此早上大概六點半會被熱起來,把窗簾拉下來
不拉下來,可能會變烤乳豬
現在遮陽的壞嚕,只能另尋他鄉
總算到主臥室睡覺啦
忙完之後,兩個人又到羽球館打羽球
流汗的感覺真好
臭寶,你說是不???

tandolo20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做好合適的資產配置,讓你的投資不再每日心驚膽跳
面對越來越低的定存利率,越來越多人選擇將錢投入高獲利的投資商品
如基金、股票、期貨...等;不過伴隨的是高風險的挑戰
但根據學者研究美國退休基金發現
只要透過合適的資產配置,不但可以避免許多風險
也可在中長期投資成功獲利

資產配置六撇步
一、投資分類:
依投資標的物的可能風險,分為高風險的股票與期貨
中度風險的基金投資與不保本投資險
和低風險的定存、債劵、傳統型儲蓄險、保本型投資險與醫療險

二、風險分散:
依據年紀、家庭支出、投資市場現況,規劃出可承受風險範圍
一般而言,年紀越大、家庭責任重者,風險可承受度低,可多選擇低風險投資商品
反之則可選擇高風險高報酬商品,建議每個人都可以及早規劃投保壽險與醫療險
投保金額以年收入10%為佳

三、慎選進場時機:
越高風險的投資標的物,因波動大,須慎選進場時機
而定期定額基金投資與現金定存
因有長期風險攤提與複利優勢,可及早進場

四、績效追蹤:
設定停利點與停損點,每季檢視獲利與虧損績效,如真的無法如期檢視
最少一年需有一次績效追蹤,讓自己能及時做資產調整

五、獲利與虧損評估:
投資損益的評估,除計算原始投資金額與現值的差異外
還需估算額外收入,如單筆股票投資
有可能現值下跌,但透過配股與分紅,投資仍可獲利

六、避開投資複雜與不熟悉商品:
投資市場裡有各種標的物,投資前應慎選商品,減少投資不熟悉或複雜的產業
不但能降低風險,也能提高獲利機會

「當個有錢人」是許多人的願望,只要能夠在投資前審慎研究
投資時做好足夠的風險管理,隨時掌握市場的動向
並在投資時量力而為,避免孤注一擲,財富便能在穩定中求成長

tandolo20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財務三大規劃提醒
提醒一:時間愈早愈好
及早規劃子女成長基金,愈能減輕準備壓力
由於長期定時投資的累積績效需要10年以上才會顯現出來
所以建議父母在孩子襁褓階段
就應該著手為子女的成長未雨綢繆

提醒二:信託規劃,讓子女有保障
父母辛苦撫育子女,最怕走得太早,無法親自照顧子女長大成人
所以可老率結合信託機制,將父母留下的保險金、教育費及遺產等
能夠妥善地運用,讓子女未來生活、教育條件更具保障

提醒三:父母風險規劃不可少
如果一個家庭失去了父母,孩子也就失去了經濟來源和生活依靠
所以在規劃孩子成長基金的同時,父母應該先照顧到自身的保障
千萬不要只顧給孩子良好的生活或教育的照顧
而忘了己身的退休規劃,以免未來成為孩子的負擔

和孩子一起聰明規劃
孩子成長基金的財務規劃及準備是條長遠的路
過程中若能考量前述所提到的要點及注意事項
並培養孩子正確的理財觀念,甚至共同參與準備
建議可找您的財務顧問共同討論
相信必定能為孩子打造一個伴隨他成長的完善理財計劃

tandolo20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隨著台灣社會逐漸高齡化及少子化的演變趨勢
每個子女都是父母捧在手心的寶貝
也是他們最「最甜蜜的負荷」
因此打造一個伴隨孩子成長的完善理財計劃
成為現代父母的重要課題

孩子成長一定要存三種錢
存款一:醫療費用支出
根據衛生署的資料顯示,疾病為幼兒名列前茅的主要死因
當小孩生病時,父母必須要請假照顧
需要面對醫療費用的支出、薪水及全勤獎金的損失
對於家庭的經濟會造成一定的壓力
另外燒燙傷、車禍及意外中毒等兒童意外事件屢見不鮮
當發生意外時,除了醫療費用外,若是造成更大的遺憾時
將會額外衍生出行為能力喪失所需的生活照顧費用
因此如何避免產生龐大醫療支出風險
應是子女成長初期時,最首要的財務需求

存款二:成長學習的教育基金
為了讓孩子贏在起跑點上,並且有能力在這個競爭激烈的年代脫穎而出
教育基金的準備在孩子成長過程的財務需求中,是必要且不可或缺的
根據統計,學齡前需要花費的幼兒照護及褓姆費用
平均每年約25萬元,而寫學及國中每年花費則稍微降低為18萬元左右
並且從國三開始,隨著學科補習、才藝教育與消費支出的增加
平均每年費用約需24萬
所以,從子女學齡前的照護開始到研究所畢業,包括學雜費等相關開銷
約略估算最好需要500萬元,如果再將物價膨脹和學費調漲列入考量
18年後的金額可能會上看1000萬元,如果再加上子女要出國唸書
費用將以倍數增加

存款三:成家立業預備金
除了風險的規避及教育基金是孩子成長過程中首要且必須的財務需求之外
如果父母的經濟能力相當充裕,則可額外考慮孩子長大成人後的財務需求
~購屋、就業及結婚等資金的預備

tandolo20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對社會新鮮人、新婚夫妻或新手父母而言
定期險享有低保費、高保障的雙重優勢
為預算有限者提供周全的生活保障

社會新鮮人阿華,在預算有限下為自己買1張定期壽險
打算10年內存到第一桶金,希望等到收入較為寬裕後
再慢慢補足增加其他保障……

根據保險事業發展中心統計,2007年民眾投保率已高達196%
代表每個人將近有2張保單,不過面對物價飛漲、薪水不漲的時代
民眾對每一分錢更是精打細算,而定期險以「用最少的花費買足最高的保障」
深受許多荷包有限,但渴望擁有相同保障的消費者青睞

定期險的適合族群

定期險適合預算有限,但仍需相同保障的社會新鮮人、新婚夫妻或新手父母購買
雖然工作數年但積蓄不多,又需背負沉重的家庭責任,在薪資有限下
若想提高壽險保障,可由定期險來補足
定期險的保額應以家庭責任額來估算

例如未婚族群以房貸、生活費為考量,已婚族群則以房貸或子女教育費為主
萬一家庭經濟支柱發生收入中斷時,可透過定期險去彌補薪資中斷的風險
至於不婚族群,保額不必太高,因為定期險為死亡給付,故適合家庭負擔重
但終身壽險保額不夠者,較適合規劃定期險

至於家庭責任最重的三明治族群,夫妻保額究竟如何計算?
現今多為雙薪家庭,以收入較高者的家庭經濟支柱,做為最大保額的計算基礎
此外,定期險如何搭配其他險種做規劃?
不妨先檢視現有保單,是否已具有其他醫療保障
再適度搭配終身壽險、醫療險、防癌險或重大疾病險,做完整的醫療保障

心得:此時不做保單健診,更待何時呢???

tandolo20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昨天是卡友社舉辦的第三次讀書會
而我卻是第一次參加
上次烤肉因為要搬家,所以就無法出席
但是另外一次就完全不知道狀況嚕
不過參加第一次之後
希望不會再缺席
因為可以認識很多朋友呢
而且聽每個人的故事
都有不一樣的感受
好像歷經好幾個人生的感覺
期待下次讀書會囉

tandolo20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